要想進出口貨物,勢必要經過報關這一環節。因此,報關的作用可想而知了。當然對于有過進出口貿易經驗的貨主而言,對報關并不會忽視。既然說是進出口報關,當然分為進口報關和出口報關兩種。那么不同的報關有什么區別呢?
主要從以下4點來對兩者進行區分:
1. 對資料準確性的要求
進口報關一般要求提供正本發票、箱單、提單、合同、需要產地證或熏蒸證等等。出口報關則一般要提供報關委托書、報關單、發票、裝箱單,如果是法定商檢的產品還需要商檢證。從上面的單證不難看出,進口報關所要求的資料要比出口報關的更加詳細、更加全面。
2. 不同的時效性
根據海關的相關規定,進口貨物的收貨人、受委托的報關企業應當自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十四日內向海關申報;出口貨物發貨人、受委托的報關企業應當在貨物運抵海關監管區后、裝貨的二十四小時內向海關申報。加上進口的貨物可能還需要進行查驗、貨值的確認等環節,在時效上遠低于出口報關的。
3. 不盡相同的貨值
在國際貿易中,影響到貨物的價格因素有很多,比如常見的市場需求、起運港和目的港的大環境因素、貨物本身的價值等等。在進口報關和出口報關中難免會出現同樣的貨物進出口后,不同的貨值。
4. 檢驗檢疫的時間
報關單上面的監管條件是A(進口)或B(出口)的貨物,一般都需要進行商檢的。據不完全統計,進口貨物在三檢中的要求一般高于出口的。尤其是涉及到動植物的,需要進行相關的熏蒸工作。